请输入搜索信息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吴焕淦岐黄学者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高质量临床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02.01点击:1212

近日,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子刊eClinicalMedicine研究长文形式发表了我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吴焕淦教授团队最新临床研究成果Electroacupuncture for motor dysfunction and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该项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由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医医院、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瑞金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证实了帕金森病患者在服用西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可以延缓运动症状进展、改善便秘等非运动症状,为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吴焕淦教授团队多年开展帕金森病研究,“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特色技术和分子机制”等相关内容曾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存在一定缺陷,如样本量小、随访时间不足、针灸操作缺乏规范等,吴焕淦教授团队开展了此项研究,多次召开会议完善研究设计,历经4年,共招募1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和电针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和12周的随访。研究采用了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步行20米时间与距离、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等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采用自发排便次数(SBMs)、便秘评分系统(CCS)评估便秘严重程度。为排除受试者用药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研究还比较了两组间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试验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对各单位人员进行了培训,由针灸专家、帕金森病研究专家和统计学专家全程参与,确保试验流程规范。该研究得到4家分中心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ChiCTR1800019517)。

研究发现,经过12周的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患者UPDR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增加。电针组在第1624周的步行20米时间和步数相比基线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的自发排便次数和CCS评分显著增高。此外,在第12周,两组之间的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都接受了相近的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两组间疗效差异与用药方案无关。治疗结束时,两组出现副反应的比例均较低,部分副反应与帕金森病相关用药有关,电针相关的副反应轻微,包括血肿、瘀斑及晕针等,无其他毒副反应。该研究为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便秘等非运动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科学证据,有助于促进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岐黄学者吴焕淦教授为该研究的最后通讯作者,我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该研究得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临床医学领域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化和妇儿健康研究专项上海市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的支持。科技处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